全站搜索
文章正文
炎炎夏日 冷库里工作够“冷酷”(组图)

本报记者左穿上军大衣体验冷库工作。

  上班时间,穿着军大衣忍受着寒冬的煎熬;下班后,又回到了闷热难耐的夏天。这一上一下,温度相差50摄氏度。“每天都在冬夏季穿梭,经常会有时空错乱的感觉,没有好的身体根本扛不住。”北京华都肉鸡公司的员工说。

  冒着炎炎烈日,记者前天来到北京华都肉鸡公司,体验了高温下在冷库里工作的艰辛。

  在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附近的土沟村,有一大片肉鸡生产工厂。从这里进去的,是一只只的活鸡。运出来的,就是分装好的“鸡腿”、“骨肉相连”等。这里就是北京著名的华都肉鸡公司。在这里,有一百四十多位工人,他们每天的工作环境都在零下20摄氏度以下。在炎炎夏日里,他们是忍受着极度低温辛勤工作的人们。由于食品卫生上的要求,记者没能亲身参与鸡肉的生产过程。但仅仅站在工人身旁,就足够体会他们的辛苦了。

  12℃

  分装车间很“凉爽”-20℃冷藏库内天寒地冻

  分装车间很“凉爽”

  屠宰、分装、急冻、冷藏,全都在这片生产车间里完成。其中,分装环节和冷藏环节,是需要人工操作的,也是在低温环境下进行的。前天上午,记者探访了肉鸡生产中的这两个环节。穿上白衣、白裤,戴上白帽子,套上鞋套,就能走进分装车间了。当然,记者只能在参观区域活动。要想走进生产区域,还要经过专业的消毒。

  生产区域里,工人们穿着统一的白色工作服。从头到脚都是统一的,甚至连口罩也是一样的。工人们开玩笑说,如果是新来的员工,进去后都认不清谁是谁。

  分装车间的工作,就是把屠宰好的整只鸡,按照不同的客户要求,切割成鸡胸肉、鸡腿肉、鸡翅等各部分。虽然温度比较适宜,但工人们的工作依然辛苦。每个工人都是流水线上的一段。负责切鸡胸肉的工人,每天的工作就只是拿着小刀割鸡胸,然后称重。一天下来,手指头会被冰得通红。

  华都肉鸡公司的党委副书记武素平说,分装车间的温度保持在12摄氏度左右。相比于室外的炎热,走进车间里,记者明显感觉到了凉爽。武素平说,从这里开始就进入了“冷链物流”。也就是说,从屠宰之后,鸡肉就一直在低温的环境下加工,直到送到超市的冷藏柜里。这样,就能保证鸡肉的新鲜和营养。

  -20℃

  冷藏库内天寒地冻

  如果说刚才的分装车间算是“凉爽”、“惬意”的话,冷藏库内就是彻底的“严寒”了。鸡胸肉、鸡腿肉、鸡翅等各部分被分装、装袋后,就要经过一条急冻通道。在十几或几十分钟的时间里,鸡肉经过零下30摄氏度或更低的急冻后,再进入冷藏库保存。经过急冻,鸡肉的细胞壁等结构不被破坏,肉质的口味和营养成分也被尽可能地保留。

  急冻不需要人工操作,但到了冷藏库,就需要大量的人工了。冷藏库的温度在零下20摄氏度以下。每个冷库高8米,里面有5层架。工人们驾驶着叉车,把一箱箱的鸡肉放在不同的架子上。工作的内容听起来简单,其实都是体力活儿。华都肉鸡一共有8个冷库,每天运进运出的鸡肉大约210吨。在冷库工作的工人,一共有140多名。210吨的鸡肉,就全靠这140多名工人运送。工人们笑着告诉记者,在这里工作虽然辛苦,但是“不出汗”。因为温度实在是太低,即使刚刚出了汗,也会很快散掉。

  30℃

  走出冷库热风扑面

  来采访的时候,记者带了一个家用的温度计。中午12点,室外的温度将近30摄氏度。进入冷库,温度计似乎被冻上了,表盘上满满的“哈气”,温度计指示到零下10摄氏度就不再动了。华都肉鸡的副总经理邹春生笑着拿来了一个专业的温度计,他笑着说,在冷库里家用温度计都会失灵。经过测量,冷库内的温度在零下20摄氏度上下。来到室外,热风扑面而来,温度在瞬间升到30摄氏度。一墙之隔,内外相差50摄氏度。

  记者体验

  穿上棉衣棉裤

  竟冻得直哆嗦

  在华都的7号冷库里,27岁的康保杰是操作班长。康保杰的工作就是驾驶高位叉车,在冷库里运输冷冻鸡肉。前天上午,康保杰如往常一样来到冷库。在换衣间,他换上了在冷库内工作的“标准装备”。从内到外,康保杰穿着衬衫、秋裤、绒衣、绒裤、羽绒服、羽绒裤、工作服、工作裤。康保杰说,这只是白天的“装备”。到了晚上,冷库里的温度更低,他还要再穿上军大衣。

  记者和康保杰一起来到冷库里,看着他操纵高位叉车。没过多久,记者就感觉到越来越冷,甚至冻得直哆嗦。康保杰说,最长的一次,他在冷库里工作了4个多小时。

  专门在冷库里工作的工人,分成白天和夜间两班。他们长期在冷库里工作,已经逐渐习惯。不过康保杰说,在里面待的时间长了,还是会有不舒服的情况。

  党委副书记武素平介绍,为了避免风湿等类型的职业病,公司尽可能为员工配发劳动保护衣物。像康保杰穿的绒衣绒裤、羽绒服羽绒裤,就都是单位统一配发的。

  从冷库里走出,走到冷库的走廊里,记者的眼镜上立刻出了一层“哈气”,身上的军大衣也觉得多余了。走廊里的温度比不上冷库里,但也在零摄氏度上下。康保杰说,他们每天的工作,就是在这忽冷忽热之间转换的。他说,其他人可能会羡慕,羡慕他们三伏天能在冷库里工作。可是,冷库里面的艰辛,只有工人们自己知道。

  记者提问

  42天长2.5公斤肉

  这样的鸡肉安全吗?

  这里生产的肉鸡,一般在2.5公斤左右。从出生到屠宰,平均只需要42天。42天,长成2.5公斤重的成年鸡,这样快速长成的鸡,能达到饮食安全标准吗?武素平承认,现在很多市民对鸡肉有些担心,认为相比于牛、猪等,鸡的生长周期太短,肯定是被药物“催”出来的。武素平说,这是一种误区。

  武素平用一种通俗的方式,给记者解释了肉鸡为什么长得快。他说,这种肉鸡“天生就是胖子”。和人一样,有的人天生就比较胖,不怎么吃东西就会长肉。鸡也是这个道理。他说,在选种的时候,他们从上千个肉鸡的品种中,选择了现在的这种名叫“AA+”的白羽肉鸡。“这种鸡下蛋比较差,但特能长肉。”

  武素平说,其他的肉鸡企业也都类似,选择的品种都是“天生的大胖子”。即使在农民家中散养,也比普通的鸡长得胖些。此外,在养殖的时候还会使用营养的饲料。目前,华都使用的鸡饲料的“料肉比”是1.8比1。也就是说,给鸡喂1.8斤的饲料,鸡就能长出1斤肉来。这已经和国际先进水平基本相当。

  与现在备受推崇的“柴鸡”相比,标准化生产的肉鸡是否有差别呢?武素平承认,不能说完全没有差别,但主要是口味上的不同。在营养成分和安全性上,肉鸡和“柴鸡”几乎没什么差别。他说,多年以前养鸡会喂“骨粉”,也就是动物的骨头。喂“骨粉”虽然长肉快,但是容易有传染病。现在的饲料,已经全都是植物饲料,在安全性上有了更充分的保证。

脚注信息
24小时联系电话:13677696475 版权所有 Copyright(C)2012 金明制冷www.cqzhilengshebei.com